所在位置:首页 > 法官风采

封开县人民法院南丰法庭能动司法关注民生服务大局

作者:卢玉超 肖桂芳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05   浏览次数:12320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封开县法院南丰人民法庭记“集体二等功”,这是南丰法庭继去年被省法院授予“全省法院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后,再次获得殊荣。该庭只有2名法官,年均审结案件180多件,近三年,案件调解撤诉率平均达到75.4%,工作不但得到上级法院的认可,也普受当地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赞誉。

 

条件虽艰苦 斗志却昂扬

 913日,记者从县城出发一路向北87公里,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汽车在南丰镇中心拐了几个弯后,最后停在一幢有点破旧的办公楼前,这就是封开县南丰人民法庭了。法庭虽然不起眼,但管辖着岭南文化发祥地封开县的南丰镇、金装镇、长安镇、都平镇、大玉口镇,20万人口的民商事纠纷一审案件。法庭只有2名法官,2名书记员和1名法警,他们办公、吃、住都在法庭。

 一到法庭门口,就遇上南丰法庭庭长植连洲和助审员侯国强驾驶皮卡车准备去给一宗人身损害赔偿案送达起诉状副本。颠簸在乡间仅容一辆车通过的小道上,20分钟后,车到南丰镇大清村。当事人伦某某不在家,植连洲他们只好打道回府。“象这样找不到当事人无法送达的情况多不多?”“我们每月平均要送40件法律文书。由于镇上外出务工人员多,在家务农的人员白天也常常上山或到地里忙活,经常要来两三次而且往往在夜间上门送达才能成功。有时也会遇到当事人故意刁难拒收,甚至威胁。”侯国强说。

 南丰法庭辖区范围广,最远的地方离南丰镇有40多公里。因为都是山路,车开不快,有些村子中连摩托车都去不了,要步行,送达工作经常在早上9点出发,到下午才能回来,午饭只能在外凑合着吃点。

 尽管工作条件艰苦,植连洲庭长前后在南丰法庭一呆就是20年,按照他的资历,本来有多次可以到县城法院任职甚至升迁的机会,但他选择了坚守。“镇上有个特殊情况,当地群众讲的语言是在该镇才流行的方言,而植庭长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法庭需要他,当地群众更需要这样的干部。”侯国强道出了个中缘由,而他本人到法庭工作之前是县法院的研究室副主任,在考取法官资格后,他毅然放弃中层职务和县城相对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南丰法庭担任助审员,不少人觉得他傻。来法庭工作快一年了,为了尽快熟悉当地的社情,他经常利用送达和巡回办案时间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不到一岁的小孩,全由妻子照顾。孩子好几次在晚上发高烧,妻子心急如焚地打来电话,他也只能安慰几句,而身在80多公里外的他,由于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孩子祈祷。现在孩子会叫人了,但却不肯叫“爸爸”。说起孩子,一脸愧疚的他眼中泛着泪光。植连洲的女儿今年适逢高考,而父亲在上个月又因病住院,但他因为法庭工作忙均照应不上,家里人怨言不少。“我俩都是本地人,我们热爱这片土地,愿意为它做些事情。”植连洲说出了支撑着他们服务南丰人民的精神内核。

 

不放过任何一个调解机会

 2011年,南丰法庭的挂点法官到辖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上一天班”的时候,接待了几名群众,请求维稳中心帮助解决封开县某糖业有限公司拖欠他们甘蔗款问题。

 “这可是蔗农辛辛苦苦劳动换来的血汗钱,我们法庭必须管。” 南丰法庭立即启动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联动机制,无缝衔接把案件引入诉前诉中调解程序当中,为维护群众利益,不放过任何一个调解机会。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该糖厂共拖欠46家农户、13个供货商近千万元的款项。多的欠98万,少的几千元,仅记录欠款情况和收集到的证据就有厚厚两大本案卷。

 为了解决好上述案件,承办法官主动把调解服务送进企业,把调解工作做到田间地头。“我原本要去法庭找法官,没想到法官主动来找我了。”蔗农仇伟名对记者说,“法官将我和糖厂的负责人叫到一起在厂里进行调解。并最终达成协议,糖厂欠我的款项在今年1130日前全部还清。法庭的调解让我少了奔波和周折,我很满意。”目前,糖厂与供货商、蔗农的债务问题全部调解结案。

南丰法庭的拿手“好戏”是调解,把调解结案作为解决纠纷的优先方式,力求“息诉服判、案结事了”。将调解工作始终贯穿于审判全程,从多个环节入手提高案件调撤率。案件一拿到手,法官就思考着如何使案件调解成功,条件成熟的时候找双方当事人开庭之前就磋商谈判,避免了将一些矛盾通过“升堂问案”的方式激化;在审理阶段利用查明的事实讲道理、释法律,使双方完全掌握与案件有关的全部信息最终促成双方调解息诉;庭上调解不成的,庭后,法官仍然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摸清当事人的底线,分析纠纷缘由,查找当事人社会关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从不放弃每一个有利调解的机会。仅2010年,南丰法庭审结案件198件,结案率100%,调撤率高达86%。今年1-9月,审结案件211件,结案率92.54%,调解率50.7%,撤诉率36.5% 

 

一心为民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黄某与梁某闹离婚,在农历年底诉至法庭。夫妻双方闹矛盾后,黄某一直住在娘家。按照当地习俗,出嫁了的女子不能在娘家过年,黄某面临着过年时节无家可归的局面。腊月29日,南丰法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出法官,冒着寒风,驱车几十公里,把庭审开到村支书家,召集双方当事人前来,释法律、讲道理、说人情。经过法官深入细致的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原告同意撤诉,黄某跟着丈夫回了家,一个家庭又圆满了,那个年也和睦了。承办法官带着一身疲惫回到法庭时,已经是月挂中天,岁末了,却顾不上自己的家。

 在南丰法庭,每年要处理类似的家庭纠纷案占30%。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案件当中,处处彰显着人文关怀。

 大玉口镇冯某要离婚,夫妻矛盾激化,双方亲属剑拔弩张。为平息矛盾,南丰法庭将庭审设在大玉口镇镇政府,约请双方当事人的亲朋戚友和妇联干部到庭旁听。这样一方面便于案件的调处,另一方面双方的亲人朋友熟人都来旁听,也是一个宣传法律的机会。

 金装镇两名近70岁的老堂兄弟因为1万元借款的问题闹到法庭。“这种案件如果要想省事,凭借条就可以一判了之。但我们考虑到如果这样简单了事,两人的兄弟情分就会出裂痕,这个案件等于没办成功。”植连洲说。为彻底解决两兄弟的矛盾,法官们分别找两兄弟谈心,了解两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所在;又找两人的亲属,请他们分别跟两位老人说理道情,以彻底解开两人的心结。在法官努力下,最后,两兄弟化解芥蒂,握手言和,兄弟情分延续。“双方矛盾化解了,关系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看到群众矛盾彻底化解,我们作法官的辛苦一点,有时甚至受点委屈,也都觉得值。”侯国强说。

 

让当地经济活动步入法治轨道

 南丰法庭座落在南丰镇政府旁,近水楼台先得月。南丰镇但凡有涉及法律的活动,都要征求法庭法官的意见,请法官把关。而在数十公里外的乡镇,村干部也常常会带着法律问题登门请教。

 有个老板要在沙冲投资建电站,因为水电站建成后,要淹掉一部分农田,涉及到经济补偿,电站老板需要与南丰镇政府签订一个关于土地租用和青苗补偿的合同。为避免发生纠纷,镇政府特请法庭法官就合同的格式、条款进行了把关。

 南丰镇小玉林场对外发包,就如何签订合同,镇政府也征求法庭法官意见。法官为之调整、完善了合同的内容,把好合同的格式关。

 有的村委要制定村规民约,村干部往往带着草稿前往法庭,让法官看看合不合法,完不完善。

 诸如参与此类活动,南丰法庭把防止矛盾发生的关口前移,使地方经济活动步入法制轨道的同时提升了法庭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中的地位,延伸了法庭的司法功能。

 用南丰镇委书记卢柳添话来说,南丰法庭在辖区经济活动中,起到“小法庭,大服务”的重要作用;在重大矛盾纠纷化解中,起到社会“调节阀”作用,服务、促进、保障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一方百姓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