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法官风采

王敏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23   浏览次数:15222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法院评选“全省优秀法官”先进事迹材料

 

王敏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敏,女,197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肇庆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03年6月进入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法院工作,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任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并担任家事审判合议庭审判长,现任端州区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

在法院十多年的工作中,该同志始终固守那份对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执着,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把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到日常审判工作中。特别是2011年8月,我院被列为全省法院第二批家事审判合议庭试点单位,她被任命为家事审判合议庭审判长,专门负责全院家事案件的审理和调解工作,承担着改革创新的历史重任。因从事家事审判工作成绩显著,2013年3月被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2010年度获肇庆市中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因在普法宣传方面的突出贡献,还获评为端州区政法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区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工作者。

一、她关注民生,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认真履职,积极参加人代会、学习培训和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参加省人大在肇庆召开的立法调研座谈会,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任职肇庆市人大代表以来,她参与提交议案建议20多篇,她在肇庆市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建议》,得到肇庆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了肇庆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的建立。

二、她精通业务,妥善化解家事矛盾纠纷。

一是勇于探索创新,建立专业、高效、和谐的家事案件审理机制。在担任家事合议庭审判长期间,王敏同志与家事合议庭的其他成员一起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事审判工作新方法,针对家庭亲属之间的矛盾纠纷,发挥女性与生俱来的特殊优势,善于把握细节,寻找办案的突破口,有效地提高了案件的调解撤诉率。她担任家事合议庭审判长期间,家事合议庭共审结各类家事案件共408件,调解或经调解撤诉342件,调撤率为83.8%。作为全省第二批试点家事审判合议庭的单位,端州区法院对婚姻家事案件实行专业审判,具有专业性强、调解率高、服判息讼率高等优点,省法院民一庭到该院调研工作期间对其家事审判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肇庆电视台、西江日报、肇庆都市报、端州新闻等本地主流媒体对端州区法院家事审判合议庭“清官能断家务事”实际作出了专题报道。

二是反对家庭暴力,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王敏同志以女性法官特有的柔情和细腻关注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家事案件的万象百态,她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热情、坚定的心,扶弱匡正、执法为民。在完成繁重的审判工作之余,王敏同志还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及反对家庭暴力,她积极参加反家庭暴力的研讨活动,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撰写多篇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调研文章。在担任家事合议庭审判长期间,王敏同志结合审判家事案件的经验,向端州区公安局、端州区妇联等部门发出多份关于反家庭暴力的司法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她热衷普法,深入基层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积极开展司法宣传,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作为肇庆市法律宣讲团成员,该同志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多次深入农村、社区、校园、军营、企业等,进行法律宣讲。同时,她被选派为驻村法官挂点端州区睦岗街道三村社区,深入基层一线化解矛盾纠纷。2013年初,该同志从审判工作岗位调整到办公室工作,负责办公室全面工作后,充分利用审判工作经验优势,带领办公室全体干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2013年至今,该院已在《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羊城晚报》、《西江日报》等宣传媒体上发表宣传报道96篇,向上级法院报送法院工作信息和审判信息134篇。

    二是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2013年,王敏同志针对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支付进行刷卡套现的非法经营犯罪行为,向肇庆多间银行发出《关于完善POS机监管制度的建议》,银行作出积极回应,并采取相应措施,《人民法院报》于2014年1月9日刊文对此司法建议进行了报道。

    四、她廉洁自律,树立公正清廉法官形象。

作为一名审判人员,经常会受到各种利益诱惑,该同志牢记“公则明,廉则威”这句话,从没有向利诱或威胁屈服过,时刻将法律放在第一位,做到正确行使审判权,事事秉公办理,不偏袒任何一方,坚持了一名法官的良好品德,经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验,用实际行动维护了人民法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大形象。工作以来,王敏同志从未受到过当事人的投诉,她所办结的案件无一案件引起上访缠诉,赢得了同事的尊敬和群众的赞扬。